野口勇《在混沌中寻找永恒的诗意》研究展

开幕时间: 2025-04-05

展览时间: 2025.04.05 - 04.20

  • 新闻稿
  • 艺术家

20世纪艺术史中,野口勇(Isamu Noguchi, 1904-1988)是一个无法被归类的存在。他是雕塑家、景观设计师、舞台艺术家,也是哲学家与冒险者。他的创作跨越了东西方文化的鸿沟,在物质与精神、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工的张力之间,开辟了一条独特的路径。本次展览以“混沌中的秩序”为主题,试图通过野口勇多元的创作实践,揭示他如何以艺术为媒介,在动荡的世纪中寻找人类栖居的诗意可能。

野口勇的一生是地理与文化的双重流浪。作为日美混血儿,他始终游走于身份认同的夹缝,却将这种“边缘性”转化为创作的养分。师从布朗库西的现代主义启蒙,京都禅宗庭园的寂静启示,墨西哥壁画运动的激进实验——这些看似矛盾的养分在他的手中熔铸为一种“有机抽象”的美学语言。无论是将玄武岩雕琢成充满原始张力的《黑太阳》,还是用纸与竹编织出轻盈的Akari灯饰,野口勇始终在坚硬与柔软、永恒与瞬逝的对立中寻找平衡。他坚信“雕塑应成为空间的催化剂”,这种信念不仅体现在《加州剧本》这类大地艺术中,更渗透在他为儿童设计的游乐场方案里——那些蜿蜒的土丘与滑梯,实则是将雕塑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公共仪式。

本次展览特别关注野口勇晚期的重要命题:在工业文明与自然裂痕日益加深的20世纪下半叶,艺术家如何重建人与环境的对话?从为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馆设计的“和平之桥”,到晚年在新野的陶艺实验,野口勇的创作逐渐从形式探索转向生态沉思。他像古代匠人般亲手烧制粗砺的陶土容器,在裂痕与斑驳中留下时间的指纹;他为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的庭院,用巨石与水景构筑出微观的宇宙图景。这些作品不再追求视觉的完美,而是试图唤醒现代人沉睡的感知力——当我们触摸石头的温度,凝视光影在纸灯上流转,或许能重新发现:所谓永恒,不在宏大的纪念碑中,而在万物呼吸的韵律里。

野口勇曾说:“雕塑是理解空间如何被感知的练习。”在这个被虚拟与碎片充斥的时代,让我们跟随这位永恒流浪者的目光,重新学习如何用双手丈量世界,在物质的诗性中安放灵魂。

参展作品
现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