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夕间

开幕时间: 2025-08-02

展览时间: 2025.07.29 - 08.28

  • 新闻稿
  • 艺术家

旦夕间

 

陆璐要办个展了。这是她人生的第一次个展。我由衷为她高兴。

 

我与陆璐相识于作者画廊,几年后展览定在这里举办,这是恰然的命运,未早也未迟。

 

陆璐是个标准的东北美女,一口乡音,相近的直来直去的脾气,很快我们便熟络起来。后来我加入到她的细胞Art,一起共事,加深了彼此的了解,我更为体会到她一直以来的坚持、付出与不易。

 

陆璐虽要强果敢,意识独立,事事为先,但在艺术上并不是一个绝对自信的人。她一直只是坚持地画,和相近的朋友交谈,但并不会迫切突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因此,很多后来接触的人不太了解她创作上的身份和经验。

 

当然,她的身份如今太多。我这个P人自然觉得难以承受,但她并不觉得过于辛苦,只认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这是我所敬服的部分。

 

我回想到一件事迹可以来证实她的自律和我的“堕落”。去年年初,陆璐诞下“小花生”,她就此成为了一名更为努力的母亲,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到了孕前的身形条件(甚至比以前还要瘦),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到了现在。反过来我每天叫嚷减肥,但仅仅自律地行为不过是凌晨娴熟地打开美团。手指轻划,外卖送达。心里默默自责我的大脸不过是罪有应得。

 

我不知道在此之后她是否还会拥有更多的身份。但对于她来说,比成为母亲更重要的,是对另一个生命的诚实与负责。但同时也可以这么认为,这另一个生命也出自其自身深处,这里深居着等待被她发寻的灵魂,并教导她自身,如何成为未来的自己。这些或具体或抽象的经验幽微地在其创作中思索、发力、平衡。

 

陆璐喜欢科幻文学,经常跟我聊起《三体》或其他科幻宇宙里的浩瀚、恢弘与波诡云谲。对她来说,这些文字里的叙事驰骋与想象力发散带来一种视觉意识上的生产,也许生物化的圆便成为了其更多想象维度的牵引线索,成为了她消化整个现存世界并开辟另一超验栖居地的视觉模态。也许科幻最大的可能性在于它作为文化增持为一种对未知层次的信任密度,在未知的想象与隔断之中存在着与当下现实共处的诗性判断。就像是陆璐这些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绘画,无论如何,它们的想象形态都出于这样一种现存的现实:这些绘就的形式物是绝对个人化的长期选择与提炼,也是现实对其的存在式围剿。

 

就像这次展览将要展示的,陆璐近些年来所坚持的创作方向主要分为三块。第一部分为以油画为媒介的“从果核中看到无穷”系列,植物或水果的体征被抽离成为绝对形式的要素,那是她所直面的经验上的单纯。第二部分是“时光中的来和去”系列。这些全都是中等尺幅的素描作品,与前者相比,这里的描绘更为具象、现实。但激烈的黑白色对比又不止于风格上的运筹与对象上的显微,事物的褪色将绘画经验拉回到一种思考的初衷:这些生命的素朴亟需劳作的聚光灯。这基于陆璐集中持续的实践积累。

 

除此之外还有10010×10cm的小画,均是纸本作品,叫作“微视界”系列。从2020年到2023年,这些身边的植物一一被陆璐用铅笔画就,记录下来,同时记录下来的也是她这些年持续碎片化的生活状态。而部分油画作品就出自这些小画,在颜色的组构关系中被进一步形式化。

 

回环交错的圆和物,看似重复,抽枝于消长连绵的日复一日,发轫于循规蹈矩的工作之暇。她认真而充满拙意地度过每一次看似重复的日常经验,并珍视这一经验所带来的普遍的伟大。

 

因而,陆璐的绘画仍旧保留一种未完成的单纯气,她并非承受不住来自于它法的复杂与欲求,而是她仍在无尽地生长(这生长带有着无限善意的力量),而这生长要远超出所谓漫长的范畴,直至最久远的恒长。

 

正是由于此,我赞赏她身上从未褪去过的稚气与单纯,并惊讶于在这个不断祛魅的成长世界中,在这样一个难以承载理想的年代里,她竟仍愿相信什么。我们之间发生过数不清的分歧和争吵,但我们却时常共享这一难改其色的稚气和单纯。

 

每一个旦夕之间,她始终信任着这个世界的疲劳、较劲与可爱。

 

我由此更为觉得创作多少作品,是否仍是艺术家这个身份并不重要。罕有的不过是继续相信什么的执着。以及愿意多为此做出一些具体事情的决心。

 

这便是我们所达成共识的经验。

 

 

钱文达

2025/7/11

参展作品
现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