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希望的绘画
成俊哥喜欢画动物和城市,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而人是凝固住的配角。
在《The showy street of New York》中,类似电影混剪的风格,星巴克的门脸景观,百老汇音乐剧《芝加哥》《西区故事》的门头招牌,“全球变暖”和“拯救地球”的标语以黑白、彩色杂糅的方式交织于一体的平面画幅,展现出的却已然是物是人非,经济文化的繁华化作昨日的欢悲与历史。动物们像是一个个画幅之外的观众,对这些过去的事物一一发出喟叹与惊讶。这喟叹与惊讶仿佛与画面里的沉默人群并无关系。讶异,只是发生在事件的外围。
复古电车也是成俊哥笔下的常客,在《The Merry Fellows》中,这些动物们惊奇地在电车上看着周围匆匆而过的人群,它们尽情地享受在电车上的时光,就像电车上所注明的目的地“UTOPIA”,只有它们所驶往的目的地才真正具有幸福的可能。成俊哥是享有幸福感的人。
当然在这幸福感之中也含有着隐隐的担忧和笃定的期待——尽管他对人类世界的未来充满着悲观的判断,但他绝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通过绘画,他将美好的精神诉求转化为与人相关的一切(彩色可爱的动物),唯独遮蔽了人的自身。这反而说明他是一个真正的人文主义者:他更希望人能够坚持自己身上所独有的理想价值,而不是被贪婪和欲望所裹挟。
这些仿佛作为旅行者的动物身上的一无所知,恰恰证实了它们高贵的存在品质——只愿和这个世界和平的共处,并相信这个世界。这便也是成俊哥心里所愿望的情结。
有趣的是,成俊哥不是简单地把人类生活和动物们的活动轨迹进行对立的放置(不是简单的看与被看的位置关系),而是让他们之间互为穿插、组合、编排,造成有趣复合的戏剧结构,生发出了多样开放的意义效果。
就像在《ICE CREAM, NO CASH》、《Dear One, Have We Forgotten Something Vital》、《The Paradise》等作品中所看到的,人与动物们的生活经验再度紧密交织起来。在这些画幅中,这些经验场景既是在无限复现我们的现实生活,又是绝对超现实的。我们既觉得这些亲密场景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但这又不过是少数人类一厢情愿的理想愿景。也许,实际上,根本不会实现。
在这些作品中,《For a Better Future》显得格外醒目。但因空旷而醒目。一头孤独的大象从杳无人烟的城市远方缓缓走近,我们无法辨认出这座城市的细节,只得从遍布的高高的工厂烟囱而飘渺漫天的白识得这座城市的悲。也许人类仍然存在,但不过是作为行尸走肉的躯体而存活。与此相比对,动物的出逃(或是在画幅出现)更是一场关键的对于人类希望的启示。
就像根据这些画作我所形容出的话语:“它们说呵,昨天的城市。”在它们遥远的回忆道说中,也许一个更有希望的未来在悄然建立。
钱文达
2025/9/14